《长安画派开派宗师—赵望云》新书首发式在西安举办

      7月2日,留念赵望云诞辰120周年《长安画派开派宗师—赵望云》新书首发式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。本次活动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,汇聚了艺术界、学术界、出书界、媒体等多方代表100余人,一起思念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先生的艺术成果,见证这部体系整理其生平与奉献的学术专著面世。

      赵望云作为20世纪我国画坛的革新者,以“一手伸向传统、一手伸向日子”的理念创始了长安画派的先河。我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、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在致辞中回想,父亲赵望云的画案旁曾集合黄胄、方济众等艺术家,那种以日子为源泉的创造气氛深深影响了一代艺术人。他慨叹,程征教授历时多年编撰的新书不只是一部列传,更是对长安画派精力的“传灯”,“期望陕西画坛能将长安画派的大旗举得更高”。

      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、专职副主席蔺雨从前史维度着重长安画派的价值:“若没有60年代长安画派的兴起,陕西美术自宋代范宽后千年间将缺少标志性顶峰。”他经过比照“海上画派”“新金陵画派”指出,长安画派以“公民性”为中心,其立异认识至今仍具启示含义。

      我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、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(赵望云先生之子)莅临致辞,着重“程征教授历时数十年完结的这部作品,是对父亲艺术精力的深入诠释”,呼吁艺术界“将长安画派大旗举得更高”。陕西公民美术出书社社长李恒回应道:“本社前身为赵望云先生领导安排创立,咱们将继续开掘长安画派文明瑰宝,续写长安艺术新篇。”

      本书作者、82岁的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程征追溯研讨缘起,1981年他随方济众、赵振川等人参加赵望云艺术研讨,被学界对其“我国美术史主体位置”的点评震慑,自此敞开研讨之路。40余年间,他从《从学徒到大师—画家赵望云》到这部新作,遍访亲朋、收藏家,以“一票否决”的谨慎情绪挑选史料,填补了赵望云20世纪50年代作品研讨的空白。

      程征将赵望云的奉献概括为六大方面:尖端我国画大师、20世纪我国画大众化思潮前驱、抗战艺术救国的践行者、西北山水画风格开拓者、“黄埔式”艺术教育的引领者,以及陕西文博工作奠基人。他特别提及赵望云对西安碑林、半坡博物馆、麦积山等文物保护的推进效果,“这些奉献常被忘记,却是大师精力的重要注脚”。

      本书比较体系地整理并叙说了赵望云的艺术生平、新艺术观、社会奉献及前史位置,收录了赵望云艺论摘选,名家谈论摘抄。是长安画派研讨的又一份重要文献。通读本书咱们我们能够领会赵望云绘画艺术的道义担任,天质驰纵。书中收录了赵望云各个时期的作品,如塞上、黄河、蜀中、关陇、祁连山、秦岭、黄土高原、关中乡村、埃及等体裁的宝贵作品及相关史料。

      首发式最终,程征教授向陕西省美术博物馆、西安国家版本馆、西安美术学院、陕西国画院等组织及艺术家代表赠书,标志着这部凝集一生汗水的作品正式走向社会。未来将经过展览、研讨等方式深化赵望云艺术研讨,让长安画派精力“照亮后来者”。

      正如程征在结语中所言:“赵望云不只归于陕西,更是20世纪我国文明艺术的大师。”这部新书的出书,不只是对前史的回望,更是对今世艺术界的一次叩问——在快餐文明盛行的年代,怎么承继“扎根日子、据守朴实”的创造初心,或许正是大师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。(张姗姗)